查看原文
其他

flomo weekly vol.021 - 如何把 memo 编织成网

阿粒 flomo 2021-04-26


前言:

本期周刊,来自于 flomo 很早期的内测用户 阿粒 同学的真实体验。记得有一次她说她的 flomo 流不动了,我们还很担心是什么产品问题。


后来才意识到无关产品,而是需要依赖自己把所学的内容,编织成网,输出成文。这篇文章,便是她将自己 memo 编织成网的实践思路(包括插图也是)。


愿你读完之后,也能把自己的 memo 编织成有价值的知识之网,增援未来的自己。如果你也有 flomo 的实践分享,请添加微信「Plidezus」

正文开始:

Connecting the dots ,把珍珠串成项链儿。


珍珠项链,这个比喻很打动我

前几天读的一本书,也出现了同样的比喻:作为一本课外读物,学生们,特别是研究生们,可以从中学会如何找到一根金线,把一散盘珍珠串联成精美的项链,从此不再为学位论文的撰写而发愁。




我想把自己的实践过程,分成3部分来讲:

Story 1:从一开始就有明确主题的Connecting之旅

Story 2:从“随意中“找到共性的Connecting之旅

Story 3:从“好奇“衍生到主题式探索的Connecting之旅

同时也想借用一个模型:行动=动机+能力+触发器

  • 能力这个事情,你做就会有,你不做就一直没有;

  • 动机这个事情,有时是外部促成的,有时是内心升起的;

  • 触发器,我理解是导火索、是信号灯,反而是这三者之中最需要我们留心去觉察的。


🔥 有时候你捉到了信号,即便是一个看起来很大的工程,也能顺着火花一点一点燃烧起来。


Story 1 :从一开始就有明确主题的Connecting之旅

在之前的分享中,我提到了在memo数量600多的时候,做了一次以系统为主题的信息阅读。


在flomo记录的110天左右,感觉有点堵住了,flow(流动)不起来了。以前也多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,一味地记录、没有下一步流转,原先流动的池水,就会慢慢变成沼泽地。可犯愁了好几天。正巧部门组织买了波书,我挑的是《系统之美》,加上正巧最近在设计系统,那索性就以“系统”作为主题,进行一次主题式阅读。《系统之美》后,读的是隔壁同事挑的《非线性成长》,正巧里面第4章也是在讲系统。加之工作实践上的思考,于是就有了这份《后台系统设计指南》。工具用的是crafts,好看、赏心悦目、心里开心眼睛高兴。


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Connecting场景:基于某个主题进行信息的采集、处理和归纳。


这一次我的出发点是基于以前的工作积累和当下的工作需要(在选择这个主题之前,工作中已经搭建过一些系统,有所积累)。触发器在于:工作需要。动机在于:memo数量上升,不希望flomo堵住,所以希望进行一些输出。

Story 2 :从“随意中“找到共性的Connecting之旅

另外一种场景,是在收集的时候,并不知道未来是否会进行连接、以及会以什么样的主题去作连接。


就像乔布斯那场著名的演讲中所提到的,you can’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;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. 我们只能回头看,才能找到事情和事情之间的关系。同时也意味着在找到关系之前,你必须有足够多的素材,这是连接的基础。


大概是在 memo 数量达到 700 多的时候,我开始发现,可以用【一个关键词+几句共性挖掘的描述】把我随意收集的 memo 几张串联起来。

比如:# 颗粒度

•信息拆解颗粒度越小,组装的灵活度更高,组装可能性更多;•任务拆解颗粒度越细,推动的摩擦力更小,积累的惯性势能越大;•做事颗粒度越细,越能做成一件事情。

具体memo发在即刻: # 颗粒度 - 信息拆解颗粒度越小,组装的灵活度更高,组装可 - 即刻App[1] 隔了一段时间,还有新的memo加入: # 颗粒度 成魔了。恨不得找一棵树,把颗粒度全挂上去。- 即刻App[2] 类似的还有两三次实践,主题分别是 #连接 #主线 ... 常说,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。连接,在信息之中、在系统之中,重要 - 即刻App[3]


都是挺小的主题,我把这些当作一串串小手链,虽然不能成为特别大的体系,但是也很漂亮。


我们每个人可能会基于自己的潜意识,不自觉的关注到一些信息。如果能够持续的进行采集,然后去寻找或者创造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,能够发现不少有趣的东西,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认识自己的方法。

这一次我是在memo的回顾浏览中,偶然发现的共性。触发器在于:回顾。

Story 3 :从「好奇」衍生到主题式探索的Connecting之旅

之前有一段时间,看到了好几条关于信息的讨论,都收录到了flomo里面。出于好奇,请即友给我推荐了两本书,分别是《香农传》、《信息简史》,过年期间正好有些时间就集中的看了一下。


看书的期间做的摘录就比较多,这个时候的摘录都非常的碎片,可能是基于一两句话所萌生出的想法。


随着信息量增大,不适合用 Story 2 里面的方法去做连接,所以照旧放在了craft进行整理。整理的重点,就是在于为不同的memo创造连接,主要是寻找或者创造memo与memo之间的关系,可能是包含、可能是关联、可能是相似。


具体步骤是:

1、创建一定数量的memo,这段时间只做创建,不做整理;

2、感觉信息量获取差不多之后,在flomo里面一张张memo重新读下来,根据自己对关系的判断去进行一些归类,放在craft里 ;

3、对不同的memo集进行分类的命名 ;

4、通篇浏览再读,一步一步修缮。

以下是通篇的脉络,等修缮告一段落后,会选择部分内容放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。



这一次的整理是出于好奇和有一定空闲的时间。触发器在于:好奇。动机,大约也是好奇。好奇心打败一切。

这一次的 Connecting 练习,工作量稍大一些。最深的体会是,我们能够在“创建连接”的过程中,锻炼观察的能力、提炼规律的能力。有关信息的整理结果,会晚些时候发在我的公众号上,有兴趣阅读的可以届时来看😊



3 个故事之间的联系

1.连接不是从零开始的2.一直跟着好奇心走3.回顾 memo,定期或者不定期都可以4.有一些耐心

1.连接不是从零开始的

选择主题不是第一步。在你知道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之前,你必须让自己沉浸在研究之中。阅读一个主题与另一个主题的决定也不是凭空出现的,它通常来自现有的兴趣或理解。这就是创作过程的核心: 在你选择你要写的东西之前,你必须下功夫研究并积累

讯息并不是创造出来的,而是选取出来的。一条讯息就是一个选择,它可能是从一副牌里选出一张牌、从一千个三位数中选出一个数,又或是从一个确定的码本中选出一组词。(via 《信息简史》)

2. 一直跟着好奇心走

数字时代知识捕捉的普遍原则之一:直觉大于分析。

✍️ 这里,我理解直觉是好奇心的表现。


当我们阅读的时候,我们建立了一个不断增长的外在化的思想池。到了创作的时候,我们不是按照从我们不可靠的大脑中摘取的盲目编造的计划去做。 我们翻看笔记,追随兴趣、好奇心和直觉,这些都来自于阅读、思考、讨论和记笔记的实际工作。我们再也不用面对那空白的屏幕,不可能的要求“想写点什么”。


✍️ 划重点:翻看笔记、追随兴趣、好奇心和直觉

从未知的事实,最终形成个人观点的过程,称之为信息生命周期(事实/事件-数据-信息-观点)综合以上对信息认知流程的解构化过程,给我们的启发就是:

  • 如果不培养好奇心,认知过滤器首先会对任何事实都是封闭的。

  • 如果不更新我们的能力,我们就无法对发现的任何数据做出反应。

  • 而如果不放下身份,再多的信息也无法改变我们的观点。


✍️ 强烈且持久的好奇心,带来强烈且持久的驱动力。

很多人希望自己创造的东西要对别人有价值、有意义。Elizabeth认为你不用带着那么大的责任去创造,最重要的事是首先取悦自己。如果正好对别人也有帮助,那太棒啦;但是如果给别人提供价值是你唯一的目标,这个担子太重了,它会影响到你的创造力。所以这也是我做事的原则:必须先要让自己高兴。by Lily

3. 定期或者不定期也可以,回顾memo

我所说的并不是每日回顾,那样对我来说过于耗费精力了。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觉,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进行回顾。我会在一段时间的集中输入之后,进行逐篇的回顾,比如在读完2本书之后。


这中间,或许有一点需要注意,如果信息积累的太多太多,不要指望一次回顾完。每次只做到感觉足够就行,保护自己的精力,不要让它枯竭。我大约每次只回顾1个tag下的内容,最多不超过2个。

4. 有一些耐心

直到最近,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问题,这可能也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问题:想同时做很多事,又想立即看到效果。


王小波说:人的一切痛苦,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。


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: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,又极度缺乏耐心。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。by 里奥


以上连接,并不是在故事发生前就想到的,是在写完之后回头去看,才发现有一些共通之处的,正好验证第1点。



最后

把华章2018年在诺言社区的分享给大家:


Connecting the dots,把珍珠串成项链儿,多么美好的一种人生。 但是大多数人遇到的实际情况呢,是在想串项链的时候,发现却没有珍珠可以用。 珍珠从哪里来呢?串项链这件事情有三个要素。


第一,是我们发自内心的,想要准备这些珍珠。对世界对未知的东西,要有足够的好奇心,否则哪里会有动力去做这些,在当下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的,不务正业的事情。而且要认识到,我们准备的大量的珍珠,最后是用不到的,能用到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。如果你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好奇心,大概是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这些准备的。


第二,准备珍珠当然是从兴趣出发,但是如果我们想有一点策略的话,可以考虑距离比较远的珍珠。嗯,说白了就是跨界。跨界有近有远,有些人只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区,不愿意去做比较大的跨界。其实有时候不妨试试,最后当你穿珍珠的时候,就会发现,往往最有用的珍珠,就是那些跨界比较大的


第三,耐心,穿项链的时间和准备珍珠的时间,很可能离的特别远。你可能兜里揣了一大堆珍珠,但是把它们串起来的时间总是不来。那时候,唯有耐心等待,继续准备更多的珍珠,相信总有一天,你的时刻会来。






其实这个和我们自己从零到一搭建信息系统的步骤是非常相似的。如果你之前没有自己的信息系统的话,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,你可以跟着flomo的脚步,一起走。


近期更新

  • iOS App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,以及 3 月初提交审核。

  • Android App 新版近期将会发布,修复了编辑出错的问题,以及增加标签自动完成功能,大幅提高启动速度。

  • App 后续重点为桌面组件、标签自动完成、分享及批注功能跟进。


Web App 近期更新:

  • 编辑内容时,增加了草稿箱功能

  • 批注页面,支持分享和编辑

  • 增加「有点福利」的入口,点击设置页面即可看到


往期内容

flomo weekly vol.020 - 分类整理的知识不叫知识,能被用上的才算。

flomo weekly vol.019 - 为什么学习写作,对多数人并没有用处

flomo weekly vol.018 - 信息处理过程以及知识管理,以及信息如何塑造了我们大脑

flomo weekly vol.017 - 为什么TODO的事项总是无法清空?也许该试试间隙日志


还未注册 flomo 的朋友,可以点击阅读全文快速注册~ 



References

[1] # 颗粒度 - 信息拆解颗粒度越小,组装的灵活度更高,组装可 - 即刻App: https://m.okjike.com/originalPosts/60140f6aa510b7001873830d?s=ewoidSI6ICI1ZjZlODU3YzFlNDZiMzAwMTdlNmZlYmQiCn0=
[2] # 颗粒度 成魔了。恨不得找一棵树,把颗粒度全挂上去。- 即刻App: https://m.okjike.com/originalPosts/60195f45dfb35d0018d54d9c?s=ewoidSI6ICI1ZjZlODU3YzFlNDZiMzAwMTdlNmZlYmQiCn0=
[3] 常说,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。连接,在信息之中、在系统之中,重要 - 即刻App: https://m.okjike.com/originalPosts/602d3378996cdc0018eae483?s=ewoidSI6ICI1ZjZlODU3YzFlNDZiMzAwMTdlNmZlYmQiCn0=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